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
发布时间:2025-05-06 09:21:52
【字体: 大 中 小】
阅读次数:
【打印本页】
【关闭窗口】
宫颈癌是发生于宫颈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,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(HPV)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原因。宫颈癌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,随着病情进展,逐渐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、阴道排液等症状。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感染,其他高危因素还包括:1.有宫颈癌等疾病相关家族史;2.性生活过早;3.过早生育(18周岁以前);4.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;5.多个性伴或性伴有多个性伴;6.HIV感染;7.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;8.吸烟、吸毒者。树立自我保护意识。安全性行为,正确使用避孕套,避免性传播疾病发生。提倡健康生活方式。可以。9-45周岁女性均可接种HPV疫苗,在此年龄段越早接种保护效果越好,其中9-15周岁女性是重点人群。有必要。35-64周岁妇女应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,并在发现癌前病变时及时治疗,可以阻断病情向宫颈癌发展。需要。无论是否接种HPV疫苗,均需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。包括妇科检查、宫颈癌初筛(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高危型HPV检测),初筛结果异常还需要接受阴道镜检查,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。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结果异常都不能作为疾病的最后诊断,应由专业人员结合检查结果和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,再确定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方案。